没有特殊情况,此贴会持续更新,对于小问题不再另外开贴。
一、换发动机冷却系统三通
因为我的车总缺防冻液,观察发现三通正下面发动机体上有水渍,三个管子出水口也有水渍,所以怀疑是三通漏水。虽然这东西是铝的不生锈,但是架不住胶管老化和三通行程缝隙,然后防冻液渗出在缝隙处形成结晶,最后越漏越严重。而且结晶不好清理,索性换胶管连三通都一起换了。不过后来证实是水泵水封坏了漏水,不是三通。
这是个挺麻烦的过程,本来是结构倒不复杂,但是因为不好干活,花了很长时间。
这个车水箱没有排水口,排水就直接拆散热器下水软管和回水铁管连接那个口,拆完放干净防冻液。注意这个胶管是有点上翘的,放水最后用手把胶管压下去还能流出不少。
准备配件,原厂三通,纸垫,胶管是三通到暖风的。因为水管卡子在里面不好拆,另外时间太久橡胶管子和接口粘死了,再加上冬天橡胶管太硬,用手拔几乎不动,用东西撬空间太小工具下不去,很难干活。所以最好三根水管都准备,拆的时候直接割断水管,先拆三通下来,再慢慢弄两边的三条水管,之后新的装比较剩力。
换完的样子,防冻液留了一地。以前是绿色的,我换的是红色的,所以加新的之前先加了一遍清水把通道洗了一遍。注意!一定要冷车加防冻液!否则热车遇到冷防冻液,水泵水封特别容易坏!
二、处理发动机缸盖漏油
这车收来以后第一个处理的问题就是缸盖漏油。话说这个毛病在各个品牌都是是很常见的,尤其在那个年代的发动机上几乎80%发生。
这车漏的那是相当严重,缸盖上厚厚的一层油泥,甚至下面分电器座和瓢壳的油我都不确定是那两个地方也漏还是从上面流下去的。
之前换过缸盖垫子,顺手把缸盖的油都洗干净的,但是这过了2个月又发现有油渍。仔细观察是从机油加油口渗出来的,这么说难道以前也不是垫子问题?
试了试手感,感觉盖子确实挺松的,拆下来把弹片掰一掰紧一点,另外因为橡胶垫片已经有印了,拿出来翻个面再装回去,当然最好是买个新的换上,可能这种耐油的地方应该用丁晴橡胶?不是很确定。
再次把油清理干净,用一段时间观察下,看下还漏不漏。
三、检查碳罐电磁阀及蒸发管、油箱是否漏气
因为我的车一直比较费油,也没找到原因。昨天群里有个朋友建议看下碳罐和电磁阀。
碳罐的作用是这样的。因为汽油在油箱里是要挥发的,如果把油箱密封起来,压力太高有危险,打个孔放出去,到处挥发汽油既不安全又费油。
碳罐的作用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挥发的汽油,然后在发动机运转时候再吸入发动机烧掉。
碳罐和进气歧管之间有个电磁阀,如果这个阀损坏,管路一直是通的,发动机就会通过碳罐管路一直从发动机吸入汽油蒸汽,造成费油。
检查方法也很简单,拆下来,用嘴吹气应该是不通的。正负极连接电瓶,电磁阀就打开了,这时用嘴吹气应该是通的。检查完我的电磁阀好像没问题。
这样顺着原理分析,如果油箱到碳罐的管子或者碳罐漏了,汽油都会挥发,那就检查一下。
碳罐一共有三个口,上面两个一进一出分别连接油箱和电磁阀,下面那个估计是饱和溢出口。
先把上面透明那个管子拔下来,是连接邮箱的的,用嘴吹气吹到吹不动,然后用手堵住,过几分钟松开有气喷出来,说明里面是密封的,管路和邮箱都不漏气。如果过一会没压力了,就说明管路或者邮箱漏了,当然也可能是加油盖没拧紧。
然后看起来碳罐到电磁阀的管子有点老化了,看着不漏,但是为了放心还是换了一个。这里记录一下,原车管子尺寸是7*12的,淘宝买不到这个尺寸,太厚了,买了个7*11的。尽量买壁厚一点的因为这跟管子要承受负压,太薄不行。淘宝一根是1米,剩下的可以给变速箱通风管用,再多了可以给散热器到补液壶用。另外我买的是氟橡胶的,不确定原车是什么材质,按说耐油的应该用氟橡胶材质。
最后就是看碳罐本身漏不漏了,碳罐3个孔,分别堵住2个从另一个吹气,保压测试,有压力就是不漏。但是我没测,因为这玩意也不贵,管他漏不漏过几天换一个就完了。
四、维修车门中控锁
车刚收来的时候中控锁不好用,钥匙拧完没反应,估计是信号问题,怀疑是驾驶门车锁信号触点生锈,先拆车门内饰板,注意拆内饰板卡扣要一个一个敲,不要硬拉,因为咱这车内饰板都是刨花薄板,相当于厚点的纸壳,吃不住劲,直接拉容易坏。
然后拆车锁,别的都好说,就是车锁和车把手连接那个地方,不知道是方法不对还是就是那样,不好拆,用钳子硬夹出来的。然后前门车锁想拿出来得拆掉泥槽架的螺丝,这样好拿一点。
这个就是主驾驶的中控锁主控制块,里面就是一个触点开关。拆开发现这个盒防水防尘设计的都很好,触点没有氧化,用表量了开关信号没问题。顺着线往下找,这个锁块和大线的接插件,哪里出现了问题。
这个问题出现是一系列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左车门之前有伤补过腻子,时间长腻子爆皮,与裙边装饰板塑料出现缝隙,下雨会有水进到缝隙里。然后裙边是用卡子固定在车门内的,水就顺着卡子的孔留到了车门里。然后车门里的接插件由于之前钣金时修理工动过,正常原车是有固定位离开底部的,但是上次工人没固定直接扔在里面了,这样直接被进来的水泡了,造成生锈接触不良。用万用表测试那根线问题把接插件的这一针退出来,重新压好即可。这又是一个修车小工造成的人为问题!所以说小修理店操作不规范,真TM坑人!车这东西,有能力的自己修,没能力的去4S店,没事尽量别找路边店,除非是你明确知道原因的小问题,只是找个工人干活。
上面这个是中控锁被控锁块,原理也很简单,一看就明白。拆他是因为车开了2个月左右发现左后门中控锁逐渐不好使,锁不到位。本来以为是电子件问题,拆开看发现完全没问题,于是去研究机械锁体,发现是因为年久润滑油变质,加上密封不好进灰,造成摩擦力太大,中控锁带不动。把锁块各个部件先用机油挤进去润滑,然后把多余机油擦干净再打上润滑脂即可,用手实验明显改观,装车问题解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