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c.m.163.com/news/a/CVJ98KRI0529J47A.html?spss=newsapp
相信调漂是许多初学者很纠结的一件事情。每次出钓心里都没底,还没到钓位就已经满脑子教程。当不上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是“漂没调好”。别纠结,其实调漂没那么复杂。
初学者学在学习调漂的时候总是以为“应该”有个“标准”,浮漂没能很好反应鱼讯是自己“没达标”。于是网上网下狂翻教程,什么调四钓二,什么调灵钓钝,结果越看越蒙,越学越不知所措。我在刚学钓鱼的时候也曾这样,只不过那时候没有教程这玩意。经过多年实钓经验的积累,从传统钓法到台钓,领会了一些关于浮漂的特性。
教程里(不管哪一个教程)讲的调漂方法和给出的“经典”调钓数据,都有它的道理。但是,这个“有道理”是带注脚的:“条件”。教程的调整方法和调钓目的数据是根据教程制作时调漂的实际条件(填、水、鱼、饵、人、具等多种条件综合)得出的。初学者往往忽视了这个“实际条件”,把教程里的方法和数据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这不是教程编制着的本意,教程讲的方法和数据,是为了让学习者懂得其中的道理而举的例子,并非是要学习者拿来就用。
讲了一堆废话,怎么才能简单有效地调漂?先说说调钓目。不管是网上看的或是听别人说的,不论是调四钓二也好,调八钓六也好,等等等等,你就都看成是下面的公式:
调M钓N 其中M=不知道, N=不知道。
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调?先说句预言:日后当你调漂时脑子里只有“调不知道钓不知道”,你调漂就会得心应手了。调几钓几都是在一定的条件局限下的数据,对你没用。常见到一些帖子里有回复者给的建议:“调XX钓几或几,这样如何如何”。这对于说的人是正确的,对于看的人是没用的。因为那都是人家的经验,而你所处的环境条件他没亲临,怎么可能给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晕。什么都没有用。啥有用?这就是“纠结”所在。对于有经验的钓者,不需要问别人,到什么水域自己都会调,别人的什么调多少钓多少,对他都没用。人家伸竿就调的差不多,然后稍加调整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本帖是专门针对初学者而言的。初学调漂,把握以下三点:
1.选漂要基本“差不多”。这里说的不是选用什么品牌,是指选的漂与钓目标鱼相匹配。不要求特准确,针对不同的目标鱼,用的浮漂与之相匹配的差不多。但是,你用钓20+斤鲤鱼的漂去钓2两重的鲫鱼,那你选漂就差的太远了。
2.不管用什么漂,调目就定在漂尾总长度(不是总目数)的1/3;而钓目就定在2—4目。因为2—4目这个范围看的最清楚,眼睛反应最快,有什么动作能及时发现,调整起来就更快一些。如果小鱼闹的厉害,调目定在总长度的1/2,钓目定在调尾露出水面部分的1/3处(别管它几目)。你先别管这么定合理不合理,因为还要根据鱼口进行调整,那是必须的。
3.根据吃口情况及时调整。如果有口提竿空钩,或提竿跑鱼,调整浮漂上移,调钝一点;如果信号强,经常钩挂下唇,就下移浮漂,调灵一点。如果有鱼没口,比如看到窝里有鱼星(就是冒泡),但是浮漂始终不动,调整调目。剪铅皮,让调目再高一点。因为这很可能是酱层的原因;如果钓目调钝了,还是起钩晚,加铅皮,调目降低一些,钓目也降低,就是钓的再灵点。如果这些调整都不行,你收竿回家。
这个“顶级手段”似乎有些简陋、呆板。其实,关键就在于“调整”。如果初学者这辈子都这么调漂而无长进,我真的无语了。任何一个高手,都不可能一次调漂就达到最佳,都是经过调整才“最佳”。经过多次实践,就积累了经验,至少在常去的钓场能基本把握调钓目的选定了(不可能一辈子永远是第一次的陌生水域吧)。初学者按此方法调漂,目的就是为了在多次实战后自己总结出经验来,以免因调漂不得法,越看教程越糊涂,结果陷入怪圈。有心得了,回过头来再看教程,你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
再说说找底。找底有铅坠找底、钩挂铅(或橡皮)、钩挂饵等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对。但是没有“最好”,你习惯哪种就用哪种。不管哪种方法,都要尽量让找底时浮漂露出的目与调目拉大距离。最好是平水(漂尾刚刚露在水面)。如果怀疑水底有较厚的酱层,这么办:找到底后,浮漂座最上面那颗定位太空豆固定不动,然后半水剪铅皮。用钩挂铅找底就空钩半水剪铅皮,铅坠找底就是无钩半水剪铅皮。剪到平水为止。然后上移浮漂,直至一目,再下移半目确认露出的一目为真实的。然后看看浮漂座和最上面定位太空豆的距离,这就是酱层的厚度(大概的厚度)。
最后说说压目。就是调好钓目后上一饵,看看压下几目。这个初学者是不能省略的。这样你才知道你的钩子在水下是什么状态。顺带说一下鱼钩在水下的状态。似乎很多人都追求“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的状态,其实这个状态未必好。这个状态下,两条子线几乎平行下垂。上饵靠在下钩子线上,鱼吃饵就很碍眼了。钓浮那没办法,只能那样。但是钓底就不如“下饵躺底,上饵轻触底”的状态好。
以上的雕虫小技仅对初学者(尤其是“纠结”的初学者)有用。因为还没掌握调漂的技法,总不能场场都一直调漂,场场空军吧。怎么着也得有吃口,浮漂得有动作,这样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有些实战经验了,再温习教程,就会理解的更深、更透。
时刻不要忘记:关键在于“调整”。国际大师也无例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