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博文原发表于新浪博客,2015年11月26日搬家至此。
央视的“中央一套”这个商标被抢注为避孕套,富有娱乐味道的是,抢注者不是央视自己,而是福建长乐市一个名为李振勇的民间草根,也就是媒体所说的自然人。初听这则新闻时,我先是觉得搞笑,而后觉得可笑,我想,这下中央电视台真是滑稽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媒体中的官方代表队,先是官方代表队中的代表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草根代表队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火拼娱乐市场,拼争人气。这回,央视真的惨了,又狠狠地被一个民间草根涮了一把。这简单是整个一民间版的另类《大史记》。
其实,闲着没事,央视搞搞自己也就罢了,这回偏偏让人打趣来则民间版本的无厘头类似《大史记》的黑色幽默。想想我都觉得可乐,简直是“非常可乐”,主流媒体“中央一套”怎么能够被注册成避孕套呢?想想那些痴男怨女在床上大呼小叫用身体意淫“央视一套”的情景,想想我都觉得可笑,甚至是“非常可乐”。
“酸酸甜甜就是我”,切不管此时央视究竟是悲是喜,接下来意欲做何想法,滑天下之大稽令世人取笑已是板上定钉的既定事实了。甚至我还可以免费为这位骨子里不乏幽默的民间草根兼商人策划一则广告语:中央一套,大呼小叫,快感如潮!
当然,如果大家嫌这则广告语过长的话,也可以改成:“中央一套,自有一套”或“中央一套,大呼小叫!”
毫无疑问,“中央一套”就这样无辜地被民间一个毫不知名的草根阶层给抢注成避孕套了,央视真挺郁闷的。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今年娱乐界甚至商业界最搞笑的一次草根娱乐和营销事件。甚至,这次草根娱营销事件背后产生的新闻效应和娱乐效应远比央视黄健翔“解说口”事件有过之无不及。
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这起事件中,央视真的很遭殃,但绝对不能说无辜。毕竟,这起事件在某种意义上也充分暴露了央视在打造自己的娱乐品牌和文化品牌之时,忽略了潜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娱乐产业的营销整合和商业潜在利润的回馈。
(图片来源:东南快报)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其实,此类商标抢注事件以前并不少见。下来,容我细细道来,此前意欲被抢注或者已经被注册的明星或娱乐品牌有:
与本"拉登名字同音的性保健食品——“本色拉灯”;
刘德华被抢注为“流得滑”和“留得华”,当然,前者是涂改液,后者,则被注册为洗发液、化妆品、香皂、牙膏、肥皂、洗衣粉等10大日化用品;
谢霆锋被商家抢注为和泻立停一样的止泻药“泻停封”;
伊能静被抢注为护肤用品“伊人净”;
彭丽媛被抢注为丰乳用品“膨立圆”;
王小丫被抢注为正宗鸭绒的羽绒服“王小鸭”;
朱时茂更惨,被抢注为猪饲料,商标是“猪食茂”;
当然,崔永元这个名人也义无反顾地被人抢注为“催永圆”,这显然也是猪饲料或猪用添加剂;
赵本山成了“赵本衫”;
张艺谋被抢注为“张一摩”;
李湘摇身变为“娌香”;
高胜美幻化成“糕笙美”;
孟广美自然成了“梦光美”;
甚至,“超级女声”、“女子乐坊”也被商家抢清高为爱猫扑.爱生活套;
此外,据说“二人转”、“博客”等也纷纷也在抢注之列,至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是否通过有待考证。
其实,姑且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是否能通过这类抢注的商标不论,单从这种无本万利,凭借他人知名度得来的商机,无形中就为商家、创业者和诸多草根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盈利和咸鱼翻生的奇迹和良机。
凭心而论,通过以上林林总总的明星(品牌)商标抢注事件,作为强势媒体,央视其实早就应该思考并做好心理准备,并充分运作娱乐品牌授权这一商业利器争取保护自己的潜在利润。但出人意料的是,几年就这样过去了,央视就这样不动声色地隔岸观火,甚至不动声色,很显然这种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处理问题方式多少有失理性,让人不太感冒。
回朔起来,刘德华被抢注姑且不计,其实早在赵本山执导的电视剧《刘老根》在电视台热播时,“刘老根”这一商标就已被人抢注并引发诸多商战。俗话说,商战如战战,各位商家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而赵本山接连3年在央视既“卖拐”,又“卖车”,还意欲“卖担架”,那股聪明劲不能不令人叹服。但是,赵本山老师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眨眼的功夫,自己的“担担”还未卖出去呢?自己的“刘老根”却被人“出卖”了。
更有趣的是,想当初哈尔滨一企业率先花2000元申请注册了“刘老根”商标,而后,一场“围绕”明星或娱乐品牌的商标抢注争夺战如火如茶地在商家和民间甚至草根中轰轰烈烈地展开。城门失门,殃及池鱼,这回商标抢注事件终于鬼使神差如约而至地殃及到央视自己的头上。这种无厘头的潜幽默尽管多少有些意外,显然也合情合理,尽在意料之中。
“中央一套”商标被他人抢注,对央视无疑是一大损失,更何况这种损失不乏对央视娱乐式的游戏和谐谑。同样,“中央一套”商标被他人抢注事件,对其他娱乐品牌、文化品牌及各大明星来说,多少也提了个醒,这多少类似于佛学禅宗中的开山法门“棒喝”:娱乐品牌、文化品牌和各明星在打造自身的品牌和知名度之时,应该如何行之有效地保护自己?娱乐产业应该如何运用品牌授权策略进行相关商品和品牌的保护?应该如何进行娱乐文化产业背后的潜在商业开发?明星应该在打造自身品牌之余应该如何真正拥得娱乐产业背后的“安全套”?
(图片来源:新闻晨报)
亡羊补牢,犹未迟矣。今天,央视的“中央一套”既然能被草根抢注为避孕套,也许,明天,“中央二套”、“中央三套”到“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艺术人生”也很有可能被人抢注为避孕套、丰乳霜和女性性用品,或者其他。
简而言之,“中央一套”被民间草根抢注为避孕套是今年文化娱乐界乃至商业界最搞笑最幽默最无厘头的草根营销事件,这充分地暴露了中国文化产业和明星在这个泛娱乐的时代极不理感,以至于在事实面前束手无措。
从刘德华被抢注为“流得滑”到央视“中央一套”被抢注为避孕套,究竟央视意欲采取何种举措防患于未然?究竟国家是否会推出相关立法?究竟下一波抢注之风,花落谁家?!且让我们面带暧昧的笑容保持所谓绅士般的冷静拭目以待。(文/田金双)
文章评论